那名晋国军官大怒,这才想起了与楚国人的敌我关系,他一边叫嚷着:“胡说,我明明是看到你们蠢笨,连战车都不会摆弄,才特意提醒的……我一片好心……别跑,做我的俘虏吧。”
子捷动作快,那名晋国军官吆喝当中,他已经催动战车,窜入楚国逃跑的人丛当中——此刻,楚军人头涌涌,全是后脑勺冲着晋军的人。
兵败如山倒,而且这次兵败,是楚军有史以来第一次成建制、全面崩溃。
以前楚国兵败,还保留着部分建制,至少能够保证楚王全身撤退,但这次兵败,楚王身边连个认识人都找不见。
刚开始,楚王逃进村落里,想依仗村落的地形进行防守,并重新整理军队,再度投入战场与晋国人交手,然而,不一会儿,村寨后方已经出现了晋国骑兵的活动,惊慌失措的楚军见到他们后方出现敌军,以为他们已经被包围了,便顾不得坚守,顾不得楚王声嘶力竭的招呼,迈开脚步向更南方逃窜……
原本楚军后撤的时候,几大贵族还保留着自己的领主武装,但被乱兵一冲,他们也与部下失散了,某些性格坚韧的楚国贵族还想竭力约束部下……紧接着,这些贵族也现了在他们后方的晋国骑兵。于是,他们的努力彻底无效。
这是楚国人第一次与成建制的骑兵交手,在他们的理念当中,追击战不应该这样打——因为通常战车的速度有限,而且深受道路的限制导致可选择的行进路线不多,一所以,往常的追击战模式是:撤退方节节抵抗,追击方步步逼近,双方都在争夺有限道路的通行权。等到道路实在被废弃物资填塞,追击便终止了!
所以,一看到自己后方出现大股骑兵,楚军将领第一个念头是:我们被包围了!晋军已经突击到我们后面了,我们被遗弃在战场上,用来迟滞追兵的行动……
随着这个念头的出现,接踵而来的战场行为则充分体现了个人一贯的性格:有的人执着的召集自己的家丁家将,一边竭力摆脱晋军的纠缠,一边战斗着进入村落,反复确认楚王的踪迹,打算保护楚王逃脱。但可惜楚王也不是傻子,见到自己身后出现骑兵,他压根没有在村子里停留……
也有些人忠诚度不够,见到这种情况,压根不管楚王的存在了,只顾带着自己的领主武装向国内逃跑——这些人的盲动加剧了战场混乱,放大了战场恐慌,一队队楚军在他们的影响下开始纷纷离溃,四散逃生……后者,更进一步加剧了领主贵族的恐慌。
于是,战场乱了套。
晋国骑兵的反复冲击,让混乱不可遏止。偶尔有一小队楚军集结在一起,没等他们商量出行进路线,一队骑兵呼啸而至,他们枪刺刀砍,眨眼间冲散了顽抗的人。而在这些人与晋人缠斗的时候,楚军的奔逃仍在继续,无数楚军路过这场战斗的时候,头也不朝这里扭一下,一心往自己家里狂奔。
或许他们在想:我跑不过晋人的骑兵,只要跑过你们这些人就行了。
这时候,魏舒表现出他的贵族风度,他刚才撒赖拖住了楚王,现在魏氏的军队离楚王最接近,而且紧紧贴着楚王不断攻击——这时,为了回报楚王对他展现的贵族礼仪,魏舒接连数次冲击到楚王车驾前,又鞠躬告退。
魏舒很贵族,但他的反复冲击使得楚王集结不起来抵抗力量,使得楚军的溃散不可逆转。
当然,魏舒的存在也保护了楚王不被他人俘虏——魏舒是贵族,他不愿意侵害楚王,是展示自己尊重“王权”的态度,但赵氏骑兵却没那么多顾忌,如果让他们冲到楚王车驾前,把楚王俘虏了那是楚王的幸运,那样,楚王好歹能留下一条性命,等他被献俘给赵武后,赵武,估计也不好意思翻脸杀死一位君王。
可是,按照戎狄骑兵平常的表现,就怕他们不知深浅,见到这样一位大将装束的人物出现在战场上,一拥而上刀剑齐下将楚王分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