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他就看到数百名手持铁锨军卒于阵前左右频频挖掘,似乎又埋了什么东西下去,大约也就小半个时辰的功夫,便悉数退了回去。
金鼓声很快消散,随之响起的却是一声高过一声的呼喊,距离虽远段秀实听的竟一清二楚。
所喊内容,更令段秀实震惊,这一声声,一句句竟都是些劝降的话。
“难道朝廷有意招降叛军?”
崔光远点了点头。
“此事由御史大夫提出,陛下已经允准,现在只看叛贼有多少人愿意投降了!”
闻言,段秀实默然不语,自从抵达长安以后,许多认知竟在一日间被颠覆,势弱的唐.军竟然像模像样的在劝降势大的叛军。就算叛军断粮,有了人脯作为军粮,与之背水一战也不是不可能。
初时,段秀实对秦晋有些不以为然,现在更觉得此人离谱,也不知此人是哪里来的自信,搞这些雕虫伎俩。
此时此刻,段秀实心中的情绪是矛盾的,寄希望朝廷诸事顺利,又想让这个有些不自量力,异想天开的御史大夫得到应有的教训,身负天下重责,怎么能如此轻浮,率性而为呢?
劝降之举,原也并无不可,可是将数千将士因此而至于万劫不复得险地,是不是也太过儿戏了?念及此处,段秀实的面色愈发难看,心中只为城外那数千军卒的命运而担忧,奈何自己位卑言轻,只能突然的紧张着。
如此呼喊劝降了大约一个时辰,叛军营内终于有了反应,只见辕门大开,铁索吊桥落下,成千上万的叛军蜂拥而出,由北方又有一支数千人规模的铁甲步卒飞奔而至。
眼看着就是两面将要受到夹攻的局面,段秀实攥紧了拳头,手心里全是冷汗,从表面上看,叛军的人马已经倍于城外的唐.军,现在就算下令撤退,只怕也已经晚了,只要被叛军咬住,就是个死伤惨重的局面。
他看了一眼依旧老神在在的崔光远,不觉火气上涌,如何朝廷里做主的都是这样一群蠢货?
“大尹,难道不派兵相援吗?”
崔光远满不在乎的回答道:
“莫说崔某没有职权调兵,就算有也不必多此一举,你可知道城下领兵的是何人?”
段秀实心中一动,问道:
“何人?”
“郭子仪!”
崔光远一字一顿的说出了郭子仪的名字,段秀实则隐隐有失望之感。
郭子仪的名号他听说过,在朔方军中一直是个声名不显的人物,倘若此人果有将才,在大小战不绝的河西朔方之地又怎么可能不崭露头角呢?此人虽然官职不低,但也可以是熬资历钻营上来的。
“放心,有同罗部的一千骑兵支援,郭子仪败不了!”
“同罗部?”
段秀实又诧异了,据他所知,同罗部早就被安禄山收归麾下,已经成了安史叛军中精锐骑兵,何时又反投了唐朝?
崔光远也终于觉出了段秀实神色语气中的不善,便不再多言,只关切的注视着城外的进展。
自从叛军发生营啸之后,秦晋的用兵便不再似以往那么保守,每每试探之后,总会有些出人意料的收获。
只见来自北面的数千人叛军军卒在距离**三百步左右时,忽然发力加速,这是短兵相接的前奏,只要挨过了之前的数轮弩箭阻击,就算成功了一半。段秀实久经战阵,对于这些战阵套路实在熟悉的不能再熟悉。
可唐.军的反应也太过让人诧异,该放箭的时候居然没放箭,现在叛军距离他们已经不足一五十百步,再如此下去就一丁点希望都没有了。
段秀实咬牙切齿,双拳紧攥,为这些即将无辜送命的军卒惋惜,又恨那些草菅人命的上位者,恨得牙根发痒,发痛。
轰!轰!轰!
陡然间,剧烈的响声如炸雷般此起彼伏,唐.军军阵霎那间就被拢在了浓烈的白烟之中,段秀实只觉得脚下的城墙和大地都在随之颤抖。
“大地动?”
段秀实曾在陇右亲眼见过一次大地动,大地就是这般震颤,房屋瞬时倒塌,地面眨眼间裂开数丈的口子,深不见底……
这时,崔光远有些不阴不阳的声音却传入了他的耳朵里。
“段将军莫慌,不是大地动,这是神武军的霹雳炮,爆炸一响就可以糜烂一片,看着吧,那些冲在最前边的叛军已经每一个囫囵的……”
一阵北风猛然刮过,吹散了大半白烟,只见原本白色的雪地上已经血红斑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