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能有假吗?她的后事还是我办的。”雪莉随即道出潘潘的旧事——
我跟潘潘认识超过十年,她出院后一直有定期找我复诊,后来还做了我的同事。我们之间早就不是医患关系,而是同事及朋友。
她之所以会患上精神病,是因为不能承受安仔的离世,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已渐渐接受这个事实,病情亦随之好转。我们认识的时候,她已跟正常人没两样,复诊其实只是跟我聊聊天而已。
她曾经梦想当一个大明星,可惜却不能克服面对镜头时的紧张,致使她无法达成心愿。后来,她稀里糊涂地生了安仔,更连经手人是谁也不知道。
生了孩子,她的明星梦就彻底幻灭,只能将希望寄托在安仔身上。或许是天忌英才吧,安仔虽然年纪小小就已才华横溢,但却不幸夭折。这对她来说,可是前所未有的重大打击。
她将人生的所有希望都托付在安仔身上,安仔一死,她就什么都没有了,怎么可能不让她疯掉呢?还好,她最终还是熬过那段悲伤的日子。但康复之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那就是她必须生活。她患病前是靠做平面模特为生,但患病期间她的青春经已耗尽,要重操旧业显然不可行。
虽然她不能再做模特,但香港是个只要肯努力,就不会饿死人的地方。巧合那时诊所要请个接待员,她虽然年纪稍大,但相貌端正,而且能说会道,挺适合这份工作的,所以我就推荐她了。
刚开始的时候,其他同事还有一点担忧,毕竟大家都是知道她是个精神病康复者。但相处的时间长了,大家就渐渐接受她,不再对她存有戒心。怎么说我们也是医护人员,如果连我们也歧视精神病康复者,又怎能让其他人接受他们呢?
或许,是因为平日经常接触的关系,她似乎对精神病的诊断及治疗十分感兴趣,常常跟我借相关的书籍回家看。后来,我跟她说:“你呀,总不会想一直当接待员,直到退休吧?既然你对这方面感兴趣,怎么不去参加相关的培训,拿张沙纸(即文凭)回来呢?这样你才能做更好的工作呀!”她也觉得有道理,就报读好几个相关的培训课程。
她也挺用功的,报读的课程都能顺利毕业,并且从接待员变成我的助手。如果她还没死,现在或许已经是个见习医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