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丹桂飘香。在这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大明维持了近半年的乱局,终于迎来了第一个巨大的变故。而这个变故,基本意味着大明的乱局即将就此结束。
山西的九月,天气已经开始转凉。这个季节里面,动物为了储存过冬的粮食,所以会频繁的出没觅食,故而这是一个狩猎的最佳时节。
原本江夏带着一万八千人来到太原,心中预计的是会有一场大仗要打。可到了最后,俞大猷和马云龙的双双回归,彻底扭转了整个大明的局势。现在山西附近,那些零零碎碎的大小势力,全都备齐了厚礼,哭着喊着要来太原面圣请罪。
对于这些人,江夏一律把礼物收起来,只着人记了一个名字,并未真的见他们。向江夏这种心胸宽广的人,又怎么会真的记他们的气呢?记下他们的名字,也不过是想等自己真的稳定大明局面以后,再好好“照顾”他们而已。
报复?噢,不不不。那哪里叫报复,只能说是小小的警告而已。至于一不小心弄得人家家破人亡,倾家荡产。那也只是下面的人办事没有把控好力度,一时操之过急了一点而已。
在太原府郊外的白桦林,近万骑兵已经把整个林子围了起来,以供江夏和袁寒秋他们狩猎。
还记得刚刚到大明的时候,江夏第一次骑马出远门就是从京师去云南。那时候骑马对于他来说,真是一件再痛苦不过的事了。
但之后南征北战,去安南,入蒙古,几经生死。江夏的马术,骑射,早就到了一个非常厉害的程度。而袁寒秋作为门阀子弟,从小学的就是礼乐射御书数,这君子六艺。故而骑射之术也十分娴熟。
二人仅仅一个下午的时间,便收获颇丰。满载而归以后,江夏和袁寒秋一起往齐王宫的方向走去。
路上,已经和江夏关系日益熟稔的袁寒秋,与他并骑而行。他先是笑着恭维了江夏一句:“皇上果然如同天下传言那样,文韬武略天下无双,就连着骑射之术,也是让寒秋惊为天人呐。”
江夏微微笑了笑,道:“拍马屁不是一个好习惯。”
袁寒秋脸上的笑容顿时一滞,不过很快江夏就悠悠地添了一句:“不过我挺喜欢听的。”
“哈哈哈……”江夏先是笑了几声,然后袁寒秋跟着一起笑了起来。
江夏轻夹马腹,御马的速度变得快了一些。袁寒秋赶紧抖动马匹的缰绳跟上,到了江夏身旁以后,袁寒秋忍不住说道:“皇上,现在天下大势已定。您登基称帝乃是众望所归,您要不要再考虑一下,是不是干脆就……”
“闭嘴!”江夏突然一拉马匹的缰绳,眼神变得有些凌厉。仅仅是这一个眼神,袁寒秋就明白,江夏这次绝对没有跟他开玩笑。他呼吸不由得变得有些急促起来,江夏给他的威压,实在是太重了。
终于,袁寒秋还是没能忍住,直接颤颤巍巍地翻身下马,单膝跪倒在地:“皇上,寒秋所言句句出自肺腑,还望皇上明鉴。”
良久。江夏像是废了很大的力气,淡淡地说了一句:“以后不要再说这些话了。”说完,江夏重重地一抖缰绳,大喝了一声:“驾!”他胯下的汗血宝马听声音以后立刻加快速度,飞快地朝着齐王宫的方向赶去。
齐王宫的门口,江夏一到就看见了一个熟人。此人身材魁梧,浓眉虎眼,颇有几分不怒自威之感。与江夏印象中的形象相比,此人的嘴巴周围,多了一圈好似钢针一般根根倒立着的胡须。看上去,显得更加的成熟,稳重了一些。
江夏见到此人,忍不住心中一喜,叫了一声:“志辅!”
俞大猷原本是侧面对着江夏的,此刻听见江夏呼喊他的表字,于是立刻转过头来。一见到江夏,俞大猷当即激动地叫了一声:“皇上!”
江夏翻身下马,两步走到俞大猷身旁将他扶起来。俞大猷道:“皇上,末将回来晚了,还请皇上赐罪!”
江夏笑着摇头道:“赐什么罪啊,你回来的不早不晚,刚刚好。”
俞大猷回头看向站在不远处的副手陈禀秋,陈禀秋正带着两名亲卫押解着一个人。这个人江夏十分熟悉,正是和朱载江几乎一模一样的苗仁虎。
先前江夏就已经见到了此人,此刻俞大猷看向他后,江夏的眼神也一起看了过去。和江夏的目光对接,本来就觉得自己已经即将命不久矣的苗仁虎,此刻更是害怕。他赶紧跪倒在地,大声叫道:“不要杀我,不要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