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诸葛亮心里是很想参加推荐活动了,只不过是他是很巴望参加推荐的人数越少越好。如果同窗们都不参加推荐了,只剩下他一人去给老师做推荐的话,那他被聘用的几率就大得多了。所以他就在一直在笑徐庶的傻去力劝这几个年老的同窗也跟着去参加推荐。对于徐庶这样的劝说,他狠不得扇徐庶几巴掌的呢。
虽然诸葛亮小的时候就听到他的父亲曾因为找老师帮推荐,被老师骗得倾家荡产,但是他仍想要去参加推荐的。因为他的父亲是偷偷摸摸自己求老师帮推荐的,没有别的人知道,这才被老师弄得倾家荡产的,而他现在是老师来找学生去参加推荐活动,又在大众面前公开讲了这样的事来了,老师想弄得学生倾家荡产的,是可能的。再说以前他父亲去求老师时,老师开口要数十两金子,而现爱老师只要手3两金子。诸葛亮跟弟弟分家财自管账分到他名下的就有了很多财产的了,3两金子对他来说,是不足挂齿的。他也懂得推荐是不一定是成功能出去当上官的,但是,他是想通过一次的推荐,看一下社会对他的学问是如何认可的。其次就是他想通过给老师们一次甜头尝了,给老师们一个好的印象,好得以后再去求老师们再帮他做推荐。他是懂得这些来教授在社会上说话很有份量的,可以讲他们老教授讲的话,真的一句顶他自吹自擂的一万句。
诸葛亮就是在第二天就拿金子去交给司马先导生。他还特意的多交了一两金子——四两金条。
司马先生问他为什么要多交一两金子的呢?
诸葛亮不是老实的讲他是专门多送给先生,而是讲他给先生拿去打通衙门的关节之用,让先生能顺利的走到君主面前,替他多美言几句。
司马是明知诸葛亮是有意的多送给他一两金子的,但是,他一听到了诸葛亮这么一讲了,心里很满意诸葛亮的回答。于是他为了对起那一两金子,他就对诸葛亮说:“孔明你真会做人了,也难得你有对前途的执着的追求的诚心,我呢,我也决定要帮你到底的,要是这一次推荐你不成功的话,下一次有机会,我还是再竭尽全力来帮你的。希望你要努力下去!”
诸葛亮心里说,我就是要听到你老师讲的下一次的这句话,我就知道这次的推荐,我的成功是把握不大的了。但是,我还是决定交金子参加,我参加的目的就是想看看一下,你们老师是怎样为我们学生进行包装的,怎样去宣传我们学生的才能的,懂得门路以后,我再来自我进行包装,自我推销。我之所以多送给你司马先生一两金子,就是你司马先生拿了不起别人的钱,见到了银钱就眼开,就竭力去帮人帮到底的性格。我也是为了以后再交你帮我一下的。
诸葛亮接住先生的话说:“先生,我这次参加推荐能有几成的把握?”
司马先生说:“我们当老师的就是想让自己教出来的学生都能走上社会上去当官的。就看你们学生的运气如何的了。”
司马先生说完了话,他就拿来老师给学的鉴定评语看诸葛亮看。原来书院的老师早就为每一个学生写好了评语了,就等看学生交不交金子。谁交了金子,他们就将谁的推荐书送去给刘荆州景升拿定,决定用谁的了。可是到了今天,只有徐庶和诸葛亮两个学生来交金子。按照谁交了金子,谁就能看到自己的鉴定评语的原则,司马先生就给孔明看个人的评语一下。
诸葛亮看到他的个人评语的`主要点是:该生天赋聪敏,胸怀大志,谋略超人,为人忠诚,世上之罕有的治国安邦的奇才。
由于司马先生同时那来了徐庶的个人鉴定评语,所以诸葛亮也看到了那份评语:此生忠勇兼备,文武双全,左可为相。右可为将,四海难见到的栋梁之材。
诸葛亮觉得他的鉴定评语太抽象空洞了,他想要改一下,加进一句:才比管仲乐毅,谋胜姜太公。
司马先生讲,此评语是书院里的老师门开会讨论通过的,他一人是没有资格乱来修改的。
诸葛亮只好认可了,他有觉得他的评语中还有“世上之罕有的治国安邦的奇才。”的这么一句。这一句还好过徐庶的“四海难见到的栋梁之材。”的那一句。不过,他就是输了徐庶的“文武双全”的那一点了。如果他也会武功的话多好呀。
诸葛亮想到他身无武艺这一点,他不由忧心忡忡,他不会功夫,刘表肯聘用他的吗?
后人有诗云;
先生鉴定看金银,
学生花金买优评。
先生腰包装满满,
学生个个优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