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正说:“是。”
刘备说:“那诸葛亮的大哥诸葛瑾的一家人就遭难了。”
法正说:“主公就上当了。”
法正分析说。一君主都是派自己十分信任的人当使者的。没有一个君主派使者,要扣押试者的家属的。如果使者的家属被捉起来,他还真心当事者的吗?君主这样用人就是等于把自已不信任的人赶去别国。也是等于放龙入海,纵虎归山。
刘备听了法正的话,觉得非常有道理。他就是派人去跟别的诸侯联系,都是派自己的心腹去的。
刘备连忙点头称是。不过他又说:“那么,诸葛亮为什么看不出来的呢?”
法正说:“诸葛亮是懂得孙权不会真的把他大哥的全家捉起来。”
刘备问道:“那么诸葛亮为什么还要跪下来求我的呢?”
法正说:“那是诸葛亮是为了帮他大哥立一次大功的。”
刘备摇摇头,讲他不相信诸葛亮会放弃荆州的一半的。他就告诉法正,在他三顾茅庐时,诸葛亮就是教他先夺取荆州,后再夺取西川,已图大业。现在诸葛亮怎么会这样做的呢?
法正讲,国家的事不会重于兄弟之情。诸葛亮宁可让国家失去几个城池,也不让他的大哥失去立功的机会。国家失地了,还会再去夺回来,最多是国家多花一点军费而已,而它的兄弟失去可立功的机会,那就不再有的了。
刘备心里认可了法正的这个观点。但是他就是坚持要将荆州的一半地还给东吴。
法正问刘备为什么如此做的呢?
刘备讲,做人应该讲诚信。人常说,有借有还,再借不难。以前他是讲过跟东吴借荆州来驻军的。如今不还,于情于理对不起人家的。
法正讲,“有借有还,再借不难”的话儿,是民间老百姓的口头语。因为老百姓穷到没米吃的时候,就跟邻居借米来吃,过后就要还给人家,这样以后他再遇到困难的时候,再去跟邻居借米,人家才肯给他借的。但是做君主的跟另外一个君主借城池来驻军,那是只能接一次,再无借第二次的了。所以借城池,能不还就不还。历代的君主的无不想占领完天下的所有土地,哪有把已经占领了的土地再割让给别人的呢?
刘备心里说,此话太有理了。有雄心壮志的君侯,都是想占天下的土地。既然先前东吴把荆州借给了我刘备,那就是刘备的领地。
借由你,还有我。我不好,你又如何?别说荆州,就是整个东吴,我刘备还想占有呢。
刘备说:“孝直之言,如雷震耳,茅塞顿开。我从之,荆州不还给东吴。”
后人有诗云;
有借有还天地经,
有借无还藏祸根。
贱民相处讲诚信,
君侯来往皆黑心。(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