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孙翊字叔弼,为人骁悍果烈,有兄长孙策之风,当初孙策遭受伏击,伤重将死,张昭便提议让很像孙策的孙翊继承大位,却被孙策否决。
孙权听说此事之后,便对孙翊有了戒心。
却没想到孙翊后来竟然主动找到了孙权,说自己也没想到竟然被张昭举荐,并立下重誓,表明自己对二哥的忠心,孙权这才略略放心。
后来孙权继承大位,孙翊果然是在众兄弟之中第一个支持孙权的,并且不遗余力的维护孙权的权威,孙权这才最终放下心来,把孙翊当成是最为信任倚重的兄弟。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舅父吴景死后,孙权才任命孙翊为偏将军,领丹阳太守,率军守卫丹阳东部诸县,对抗刘琦。
而孙翊也的确做得很不错,他一到任之后,就立刻释放了被囚在牢中的步骘,并亲自到山中招降了因为故吴郡太守盛宪被杀为逃匿山中的妫览、戴员等人,礼聘妫览为大都督,掌管郡内军政,戴员为郡丞,不仅解除了丹阳郡的一个大隐患,同时也得到了一支五千多人的大军。
虽然这支大军的战斗力不敢恭维,可是在吴景刚刚败亡、兵力空虚的当时来说,简直就是雪中送炭!
对此孙权大为赞叹,加封孙翊为荡寇将军。
本来孙翊这个丹阳太守干得非常出色,不仅成功拼凑了一支近两万人的大军,手下又得了妫览、戴员、步骘等人才,丹阳郡内文武官员本来低沉消极的情绪如今也渐渐消散,开始积极地加固城防,准备御敌。
可是没想到就在这时,忽然传来了刘琦麾下大军攻破了吴郡,吴郡太守朱治率军投降,并拥戴孙绍为江东孙氏族长,继承孙策所有的职位。
除此之外,孙绍还发表了一篇声明,宣称孙权曾经为了获得江东统治权,秘密派人伪作故吴郡太守许贡门客,将孙策刺杀,号召孙氏族人尽皆起兵反抗孙权,为故主孙策沉冤昭雪。
孙翊见侄儿孙绍竟然无端编派从父的不是,意图分裂孙氏,从根本上瓦解江东政权,不由大怒,当即便下令妫览,统率郡内所有兵力,前往吴县讨伐逆子孙绍,并要当面责问这个逆子,当年他父亲孙策所留下的遗言,他是否还记得?
当然,当时孙绍的年纪还十分幼小,孙翊表面上是在问孙绍,实际上却是在责问叛贼朱治和自己的大嫂顾氏。
可是孙翊的这一决定却遭到了妫览的反对。
因为妫览本来就是盛宪的部下和亲信,当年孙权为了集中大权,故意找借口杀了盛宪,这让他们一直都感到心中愤恨难平,如今虽然受孙翊所聘,重新到丹阳出仕,自身的罪行又受到了孙权的特赦,但是心中总是感觉惴惴不安。
可恰在这样的情势下,传来了孙绍正位、揭露孙权杀兄的消息,妫览和戴员二人商议了一番,便觉得应该乘机响应孙绍,投靠刘琦,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杀孙权为盛宪报仇,还能保住爵位富贵。
这两人本来就是无义之辈,如今利字在前,又能成全为故主报仇的义名,如何不想办法抓住机会?
所以,在孙翊命妫览率军杀向吴郡的时候,妫览和戴员极力劝解孙翊,孙权残暴不仁,杀兄夺位,切不要再去效忠于他了,更何况吴郡本来就有一万大军,再加上刘琦派来的大军,凭着丹阳手中这点力量,根本就不可能战胜,结果反而会使自己引来杀身之祸,所以,不如乘机响应孙绍,举丹阳一郡向刘琦大军投降,这样既能顺天应人,为故主孙权沉冤昭雪,也能保住性命和富贵。
孙翊却是冷冷笑道:“看来这最后一句才是你们真正的目的吧?我江东孙氏,经过父兄三代的辛苦开拓,才有如今的基业,虽则目前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可我们孙氏子弟也要守住每一寸土地,决不能把一尺土地拱手送人,我们且不是我二哥刺杀打个之事是否虚妄,即便是真又如何?在如今我江东千钧一发之际,大家自然要团结一心,共同抵挡贼子刘琦,我作为二哥亲自任命的丹阳太守,怎肯屈身投敌?孙绍小儿不遵父命,擅行废立,已经违背了大哥遗命,如今我们前去声讨,乃名正言顺之事,如何能不去做?”
略略顿了一顿,孙翊便强令妫览在三天之后整军出发,前往吴郡讨伐叛逆孙绍,斩杀叛贼朱治,并且顺势逐走刘琦的大军,他相信凭借着他江东孙氏在吴郡的声望,绝对能够取得这一场战争的胜利,就算是胜不了,这一次也定要重创刘琦大军,令其无法在吴郡站稳脚跟。
妫览和戴员之所以答应出仕,本来就是为了功名富贵,如何肯为孙翊效死力?所以他们虽然到了最后只能诺诺而退,却也心中不甘,暗暗决定收买孙翊身边亲信,令其斩杀孙翊,然后举丹阳一郡向刘琦投降,这样一来,他们必然会因功而受到刘琦的封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