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号称“天府之国”,自前朝安史之乱以后,藩镇的割据与战乱,导致了声势浩大的农民大起义,沉重地打击和清扫了世族地主阶层,同时为出身不算高贵的林氏太祖建立大魏打下了基础但是屁股决定脑袋,当林氏皇朝建立之后,他们所代表的,就由普通民众的利益变成了地主阶级的利益,土地自由买卖成了地主阶级获得土地的主要途径,魏初的“不立田制”,正是最高统治者承认这种状况的反映租佃制成为地主剥削的主要形式,佃户通常以一半甚至更多的收获物,作为地租交给地主佃户在户籍上主要是客户,这已不是唐代专指外来的人户,而是指没有土地或房产的“客居”之户,对于拥有土地或房产的城乡居民则称为主户,而不问其是本地户还是外来户
农村主户分为五等,通常一、二、三等户称为上户,二、三等户也称中户,属于地主阶级;四、五等户称为下户,属于农民阶级其中三等户则既有小地主,也有富裕农民;而五等户则有相当一部分户的财产很少,需要租佃部分土地,其地位与客户相近客户中极大多数为佃户,但也有很少一部分有了田产,甚至还比较富裕成了佃富农,也有的成为商贩,极少数的户还成了富商大魏朝的城镇户口单列,称为坊郭户,也分为主、客户,主要依据有无常产来区分,主户依据财产多少划分为十等
主客户在户籍中所占的比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地的阶级关系,凡是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主户所占的比例通常是比较大,占近80%至90%的,如江南的苏州、杭州;而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常常是主户所占的比例较小,有的仅占25%左右,甚至不到17%,如川中的嘉州(今四川乐山)、昌州(今重庆大足)虽然大魏两百年来总的来说租佃制占主导地位,但是,川蜀地区除川西平原以外,许多山区的住户还处于封建农奴制的阶级关系时期
在唐朝末期天下大乱之后到大魏建立之前,这个时期各个地区的实际统治者或想扩张、或图保境,都要维持一支庞大的军队,需要大量的军费;而且各统治者几乎无不称王称帝,大多穷奢极欲于是纷纷巧立名目,加紧剥削境内人民,阶级矛盾已十分尖锐大魏朝对于新征服地区,总的来说继承了原统治者的各种剥削制度,被取消的苛捐杂税不多,有的地方还乘机掠夺,促使阶级矛盾进一步恶化大魏朝在进行统一战争期间,各地就不断发生过农民起义,大多发生在大魏朝征服之后不久,新旧政权交替,统治相对削弱之际但川中却是一个例外——它历经大魏一百多年的统治仍然是一个火药桶
唐末安史之乱和唐末农民大起义,都没有触及蜀中,成为唐玄宗、僖宗避乱之所而后许多年,魏太祖忙于征战中原、河北、关中、江南等地区,也少有关注四川,于是蜀中依旧相对平静,生产关系很少受到重大冲击和大魏朝其他区域相比,川蜀地区除成都附近的川西平原外,都比较落后,尤其是山区,农奴制还占有很大的比重,基本上是被称为“旁户”(客户)的佃户,在许多州的总户数中占半数以上,有的甚至高达80%以上被称为豪民的地主,往往拥有几十户,乃至几百户、上千户“旁户”,而且是世代相承旁户们不仅向地主交纳高额地租,还要代地主负担本应是地主承担的赋税和徭役他们在地主的监督下劳动,鞭策驱役,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阶级矛盾非常尖锐
大魏朝在灭后蜀时,曾经要诸州报告后蜀苛捐杂税的情况,准备免除其中的一部分,但是因为蜀中的实际占领军冷家军的阻挠而未能实行而平蜀的冷家军将士居功骄恣,将领们私开府库,侵吞财宝,军校掠夺子女、抢夺钱物可以说,除个别将领外无不恣意妄为,引起原蜀地军民的怨忿但冷家军自恃兵强马壮,并不将这些反对当一回事,一直对蜀中实行高压统治
为有更多的资金维持和扩充军队,冷家军又于成都、梓州、渝州设立官手工业作坊,制造锦、绮等贵重丝织物,供应皇亲国戚、高官贵妇使用又将川蜀的田税改以布帛折充,称为“科折”;设“市买场”低价强买民间的布帛,称为“和市”;因此次秋临江变法,冷家的歪嘴和尚又把经念坏了,设里“博买务”,民间织造布帛全都被以低价购入,严禁商人贩运川蜀地区又是茶叶的重要产区,博买务同时建立了茶叶专卖制度,茶叶的收购、运输、卖出都由冷家一手把持,对茶叶也实行一律低价收购、统一出售的政策而对于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茶叶贸易,更完全由官府控制,利润巨大加上贪官污吏乘机敲诈勒索,无恶不作,社会矛盾日益尖锐而控制了大量田产的冷家,对茶农低价购茶,却高价卖米,使广大茶农纷纷破产,生路断绝
大魏近两百年来最关键的一次起义终于在这天府之国爆发了,它最重要的意义,在于昭示大魏的社会矛盾已经激烈到“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的程度,同时也为后续其他地区连续爆发的大起义揭开序幕……
这次四川农民武装起义首先是由黄小波领导的黄小波是永康军青城味江(今四川灌县南)人青城味江是四川八大产茶地之一黄小波本人靠种茶贩茶为生茶分粗、细两种,细茶多由大商富贾垄断粗茶量多价贱,茶农自种、自运、自销,主要贩卖于吐蕃、大理两国,是一条谋生之路此番新法一出,任何茶叶“禁其出境,民不得贩”,就断绝了靠贩卖粗茶为生的茶农的生机
黄小波在得到资深茶贩安叔的支持之后,带领当地贫苦农民在青城县举行起义起义一开始,他就对参加起义的贫苦农民说,“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明确地提出了“均贫富”的战斗口号这个口号的威力是极其巨大的,它一经提出,就得到广大贫苦农民的热烈拥护和响应,“贫民多来附者”,10天之内,起义军由两百发展到数千,又由数千人增至数万人